□ 姚缘陈石陶蓉蓉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当前,我国乡村文化“走出去”还存在部分短板,如传播内容碎片化、文化共鸣相对较弱、缺乏差异化路径、数字表达能力不足等,需在传播主体、表达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育才搭桥互动叙事
随着乡村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优化中国乡村文化传播需完善人才和组织建设。留学生群体作为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优势。他们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自身认知体系,以互动叙事方式进行表达,是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江苏省高端重点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的指导下,项目组先后策划组织南京艺术学院来自近100个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深入江苏特色乡村开展研学,从建筑、非遗、民俗等多个维度感知新时代乡村文化。研学过程中,留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其外语优势和文化敏感性,推动形成“理解—共鸣—传播”良性循环,为中国乡村文化传播搭建了新桥梁。
守正出新融通中外
随着乡村振兴进入新阶段,乡村文化的国际传播已成为重要命题。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国际传播需立足本地文脉、尊重地方传统文化,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融合转化。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地方文化异彩纷呈。各地文脉根植于山川风物,融于日常生产生活,构成乡村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资源。要系统梳理地域文化脉络,提炼特色符号,讲好兼具地方质感与时代温度的乡村故事。另一方面,乡村文化“走出去”,关键在于共鸣而非表演。文化不是简单的体验消费,而是理解与认同的形成。中国乡村文化的国际传播,既要立足本土,也要放眼世界;既要展现个性,也要寻求共性。因此要通过平等对话、融合创造,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表达体系,拓展中国乡村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项目组在研学过程中,注重挖掘当地文化元素,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留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农耕、紫砂、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特色文化内涵。与此同时,留学生与中国乡村居民的沟通交流,也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成为进一步吸引留学生传播中国乡村文化的内在动力。
以艺通心多元转译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常常导致交流中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交流效果。面对拥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受众,以艺术进行表达与传播,用共情激活情感共鸣,是行之有效的“软传播”路径。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应秉持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将蕴含浓郁中国乡土特色的文化意象融入多元艺术表现形式中。
项目组围绕艺术表达,组织留学生在深入研学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背景与媒介偏好,创作出乡土绘画、文创设计、戏曲新编、微短剧等一批艺术作品,通过展览、文艺汇演等形式进行展示。这些作品风格多样、表达灵活,承载了留学生对中国乡村文化的感知理解以及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互鉴。由他们建构的叙事线索能够让新时代中国乡村呈现出更为生动、直观、立体的形象。
在具体实践中,艺术的非语言属性有效打破了语言与文化的隔阂。通过乡土绘画、器物设计、肢体表演等方式,留学生用视觉与动作代替语言解读,在展演中“讲故事”,在作品中“见精神”。正是这些具象而可感的艺术表达,使中国乡村文化意象从“看见”走向“理解”,从“理解”走向“共鸣”。
智媒赋能精准传播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在乡村文化传播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要把握智媒时代为文化传播创造的广阔机遇,探索乡村文化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和发展。
基于此,项目组探寻了四条路径。一是推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依托“乡村文化大数据实验室”“文旅沉浸式体验平台”等,上线优质文化资源;通过动漫、网文、电竞、影像等新媒介,激活传统内容,拓宽呈现维度,增强受众感官体验。二是鼓励用户生成内容(UGC)。借助TikTok等平台,支持留学生创作乡村短视频,用真实、生活化的影像作品展示乡村日常,促进双向互动与多向交流。三是建设线上研学展示平台。系统化呈现研学目的地历史文化、体验内容与艺术成果,并联动留学生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展示创作作品,实现传播链条的跨语种延展与跨区域拓展。四是重视受众反馈与互动。主动与研学展示平台以及学生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传播对象沟通,帮助其进行分析,培养其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其与传播者互动的积极性,做到及时反馈,提升双向互动效果,及时对不文明的留言进行疏导和处理。
新时代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关键在于方法更新与路径创新。以“数字+艺术”双轮驱动,构建面向国际的多元叙事场景,是当前乡村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向。实践表明,聚焦真实乡村、激活青年表达、借力平台传播,能够有效增强海外受众的认知深度与情感黏性。
(作者分别为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研究员在线配资门户官网,盐城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为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21BH164〉阶段性成果)
同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