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盘配资排行榜
本周行情回顾:
2025年7月21日-2025年7月25日,上证指数涨1.67%,报3593.66点。创业板指涨2.76%,报2340.06点。深证成指涨2.33%,报11168.14点。煤炭开采加工指数涨8.31%,跑赢上证指数6.64%。前五大上涨个股分别为潞安环能(601699)、晋控煤业(601001)、山西焦煤(000983)、平煤股份(601666)、淮北矿业(600985)。
本周机构观点:
**广发证券本周观点**:
核心观点:
总体情况:Q2主动偏股型基金煤炭板块持仓降至0.37%,低配比例处于2010年以来50%分位以下水平。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21日,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从偏股型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数据来看,2季度末偏股型公募基金在煤炭板块持仓比例为0.37%,已降至2003年以来的25%分位,处于2010年以来的50%分位以下的水平。
2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在煤炭板块持仓比例,相对煤炭板块(申万)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低配约0.66pct,均处于2003年和2010年以来50%分位以下的水平。
重仓公司:Q2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昊华能源(601101)、淮河能源(600575)、华阳股份(600348)等公司,减仓中国旭阳集团、山煤国际(600546)、山西焦煤等公司。根据Wind数据,(1)2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重仓数量最多的十家公司包括:中国神华(601088)(A)、陕西煤业(601225)、中煤能源(601898)(A)、中煤能源(H)、中国神华(H)、新集能源(601918)、晋控煤业、冀中能源(000937)、潞安环能和山煤国际。
(2)2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最高的十家公司包括:新集能源、晋控煤业、中国旭阳集团、山煤国际、昊华能源、潞安环能、淮北矿业、中煤能源(A)、中煤能源(H)和淮河能源。
(3)2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增持比例最高的十家公司包括:昊华能源、淮河能源、华阳股份、新集能源、中煤能源(H)、冀中能源、安源煤业(600397)、兰花科创(600123)、开滦股份(600997)和辽宁能源(600758)。
(4)2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减持比例最高的十家公司包括:中国旭阳集团、山煤国际、山西焦煤、中国神华(A)、陕西煤业、晋控煤业、恒源煤电(600971)、兖煤澳大利亚、中煤能源(A)和兖矿能源(600188)。
行业观点:供需面和市场预期向好,板块估值股息具备优势。近期煤炭市场企稳回升,下半年受益于季节性需求提升,产量增长放缓及进口煤预期下降,预计煤价有望延续向好。公司方面,25年煤价中枢回落,考虑到公司成本费用普遍控制有力,预计2季度盈利或已处于底部,下半年有望稳步回升,估值和股息率具备优势。
重点公司:(1)盈利稳健高分红的动力煤公司:陕西煤业、中国神华(A、H);(2)估值较低且长期具备增量公司:中煤能源(A、H)、新集能源、兖矿能源(A、H);(3)受益于需求预期向好且PB较低的:山西焦煤、淮北矿业、首钢资源、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煤国际、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可能低预期,宏观政策落地传导至行业基本面变化需要时间,各公司成本费用压减空间受限,计提资产减值等影响,煤企业绩可能低预期等。
信达证券(601059)本周观点**:
本期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从我国煤炭产业中长期发展视角出发,对中东部地区煤炭产能衰减趋势展开系统性研判,鉴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及行业合规性要求,研究将基于典型区域样本分析与公开信息整合,通过管中窥豹的观察视角,揭示资源枯竭、开采条件恶化及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对传统主产区供给能力的深层影响,为投资者前瞻性把握行业结构性变革提供借鉴。
我国可技术经济开采的煤炭储量相对较少。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晋陕蒙、新疆和西南地区,但我国煤炭储量远低于资源量,其中可经济开采资源相对较少。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炭证实与可信储量为2185.7亿吨。若以47亿吨全国原煤年产量推算,并考虑回采率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现有开采规范下的煤炭储量或仅可采30余年。同时,我国煤炭资源呈现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分布特点,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的服务年限正趋减。需注意的是,煤炭资源矿权设置和资源开发伴随较长的开采年限,期间将面临日趋完善和规范的安全环保等政策监管,某种程度下新增安全环保政策的刚性约束,或直接改变原本矿权边界和技术经济性,导致部分资源从“技术经济可采”转为“政策不可采”。
开采深度、资源压覆、生态制约、呆滞资源等诸多因素,或进一步制约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开发。开采深度方面:我国中东部地区浅层资源开发强度大,开采深度逐年增加,现有开采规范条件下1000米以浅煤炭资源趋于枯竭,加之政策管控、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制约,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深部开采面临一定挑战。资源压覆方面:中东部地区“三下一上”大量压煤(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承压水体上),致使部分煤炭资源难以充分开发。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5省为例,2021年“三下一上”压覆资源量占其总资源量的比重为36%,限制了相关煤炭资源开发空间。生态制约方面:伴随水资源、生态资源等环境保护要求和监管的趋紧趋严,一定程度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潜力,如蒙东地区和黄河流域。蒙东露天煤矿导致地区水土流失和自然生态破坏严重,现阶段原则上不予审批新建矿井。黄河流域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中9个在沿线分布,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影响,制约其煤炭大规模开发。呆滞资源方面:伴随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受资源接续匮乏、开采经济性不佳、产能落后、资金短缺、股东矛盾等因素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的部分夹缝资源、已关闭退出的在建矿井和长期停缓建矿井重新复建复采可能性较低,导致形成部分呆滞资源,如我国当前产能规模小于30万吨/年和30-60万吨/年的煤矿中,处于停产、停建等状态的产能占比分别达58%和50%,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及西南地区,该部分煤矿存在退出风险。
我国中东部地区产量衰减明显,资源保障年限不足,到2035年中部地区或退出产量约7亿吨,其中山西产量下降趋势或最为明显。近10年来我国东北、东部地区煤炭产量持续下降,年均产量下降速度约5.9%。我国煤炭主产区由中部向西部转移,2004年以来中东部产量(含东北)占比下降26%。按照《“双碳”背景下我国煤炭资源保障能力与勘查方向的思考》中的测算:我国东部及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接近枯竭,东北地区可开采年限不超过19年,黄淮海地区可采年限不超过18年,东南地区可采年限不超5年;晋陕蒙(西)宁地区已达到高强度开发,未来晋陕蒙(西)宁地区可采年限不超过25年,很难大规模承接矿井接续。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23》中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测算,2030年以前我国煤炭产量仍维持在41亿吨以上,2030年后进入快速下降通道,且未来我国煤炭产量衰减将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其中以山西产量退出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曾提出“近十年内,山西省将有约221座煤矿资源枯竭,影响年产能2亿多吨”。需关注的是,山西省煤炭2024年产量减产明显,我们认为,其直接原因起于安全监管,但不能简单归因于安全监管,更应当关注未来资源衰减带来的产量下滑态势。
我国核心矿区煤炭资源消耗速度较快,产能接续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2024年的两会上,我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指出,近年来,由于受煤炭市场需求拉动、矿区高强度开发、煤炭产量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型煤炭矿区可采资源量减少、服务年限缩短。从鄂尔多斯矿区看,根据《促进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中提到,鄂尔多斯市10年内煤炭产量将减少1亿吨以上。鄂尔多斯未来产能接续问题仍面临挑战。此外,当前我国煤炭矿权市场交易溢价普遍偏高,而新《矿产资源法》引导全面市场化出让,承担保供重任的央国企在市场化资源获取中面临结构性劣势,其市场化获取资源接续或面临挑战。
煤炭行业周期波动的幅度和跨度或趋窄,更需要着眼长期视角把握板块投资价值。煤炭行业虽具有传统周期属性,但在能源转型与政策调控双重作用下,其强周期波动特征正被逐步平滑,行业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然而,资本市场参与者往往更聚焦于短期煤价、港口库存、产销变化等高频指标,却对行业中长期结构性变革缺乏深度研判,进而导致市场常陷入"短期数据扰动—情绪化交易"的波动循环。中长期视角下,尽管新能源替代将逐步挤压煤炭需求空间,但新建产能有限、存量产能的枯竭退出形成的供给衰减曲线,在未来更可能使行业走向供需再平衡甚至阶段性偏紧状态。这种供需同步收缩的特殊周期,需要投资者穿透短期扰动,以更长的时间维度审视行业变迁,与此同时,煤炭行业正从朴素的周期资产演变为价值资产,其估值体系重构也需要以更长的时态视角展开,即,以时间换空间。
投资建议:在中东部地区煤炭产量逐步衰减的行业趋势下,资源接续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投资逻辑:一是东部地区服务年限较长、拥有丰厚煤炭资源、可有效对冲区域产量衰减风险、长期价值重估潜力突出的企业,如新集能源、淮北矿业等;二是公司或其控股股东拥有晋陕蒙资源,或优先布局西部新疆地区、未来煤炭资源接续潜力强的企业,如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中煤能源、广汇能源(600256)等;三是煤炭国央企资产注入大背景下,具有控股股东煤炭资产注入预期的煤企,如兖矿能源、中国神华、晋控煤业、山西焦煤等公司。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产业布局和安全环保政策调整;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替代加速;煤炭需求快速下降;煤价大幅下跌。
行业新闻摘要:
1:广发证券指出,用电量进一步提速,煤价有望延续强势。
2:反内卷政策推动煤炭市场情绪,焦煤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3:印尼矿业企业准备遵守新版RKAB规定,但要求政府解决关键问题。
4: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
5:焦煤期货市场持续强势,市场情绪明显升温。
6:山西省上半年累计产煤约6.5亿吨,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7:煤炭供需格局改善,预计短期焦炭价格将延续偏强运行。
8:煤炭行业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预期将迎来新的机遇。
9:煤矿超产现象受到监管,市场预期将推动煤价上涨。
10:全球煤炭需求创新高后趋稳,新兴经济体支撑下的市场将面临新的平衡。
龙头公司动态:
1、中国神华:1)大和:核电发展前景正面 升中广核电力目标价至3.3港元。2)大和:大宗商品牛市料短期内利好锂、多晶硅及煤炭 予中国神华“持有”评级。3)瑞众人寿保险增持中国神华100万股 每股作价约32.99港元。
2、中煤能源:1)中煤能源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2)中煤能源: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票面利率为1.76%。3)中煤能源拟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
行业涨跌幅:
日期行业与大盘涨幅差值上证涨跌幅2025-07-08-0.20%0.70 25-07-090.53%-0.13 25-07-101.56%0.48 25-07-11-0.04%0.01 25-07-14-0.06%0.27 25-07-15-2.53%-0.42 25-07-16-0.32%-0.03 25-07-17-0.00%0.37 25-07-180.76%0.50 25-07-211.62%0.72 25-07-225.36%0.62 25-07-23-0.85%0.01 25-07-241.21%0.65 25-07-25-0.80%-0.33%行业指数估值:
日期市盈率2024-12-3129.562023-12-2931.56行业市值前二十个股涨跌幅:
股票名称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中国神华2.75%1.43%-1.44%陕西煤业8.46%7.56%-7.29%中煤能源8.45.42.79%兖矿能源7.77%8.92%-4.66%电投能源7.80.37.20%山西焦煤17.73&.96%-1.77%潞安环能31.227.27%-3.77%苏能股份1.35%3.60.47%淮北矿业15.19.43%-0.97%华阳股份7.92.15%7.11%晋控煤业18.83&.94%4.22%冀中能源3.84%8.367.00%平煤股份16.82 .16%-2.86%美锦能源3.66.83.80%山煤国际14.62.28%-15.26%华电能源0.77.97#.00%新集能源5.51%6.66%-19.98%甘肃能化5.20.41%1.47%盘江股份6.95.95%2.35%昊华能源10.97.53%3.84%行业相关的ETF有国泰中证煤炭ETF(515220)、汇添富中证能源ETF(159930)、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159945)、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510720)、银河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530880)、国联安上证商品ETF(510170)实盘配资排行榜
同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